编者按
聚力上合,共创未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于7月18日在青岛开幕。期间,上海合作组织产业链供应链青岛会议聚焦四大关键领域——物流运输、新能源产业、装备制造技术及数字经济产业,举办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对话对接会。这些会议不仅为成员国间的务实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更为推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本系列深度稿件将逐一剖析这四场对话会的核心议题、合作成果与未来潜力。旨在通过详实的案例与专家解读,展现上合组织框架下多边合作的生动实践,以及中国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角色。
海报新闻记者 周凌峰 张婷婷 刘娇 青岛报道
2025年7月18日,青岛上合建国饭店宴会厅内,一场关乎全球近半人口能源未来的对话正在上演。新能源产业国际合作对话对接会的召开,让上合组织国家的政府官员、企业家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在“绿色丝路·上合共赢”的主题下展开交流。
中国的新能源底气:从规模领先到全链输出
国家能源局国际司俄亚处处长李俊霞表示,截至去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8.89亿千瓦,占全球总量的41%;风电、光伏装机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同时,中国还积极推动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约1/4的新能源通过绿证绿电市场实现了环境加持。中国已建成完备的风电光伏全产业链研发设计和集成制造体系,不仅助力自身能源结构优化升级,更为全球绿色转型提供技术、装备和经验支持。
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刘学军介绍,山东抢抓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历史机遇,推动新能源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2024年,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连续跨越“沿海省份率先破亿”“历史性超越煤电”两大台阶,总规模突破1.15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48.3%,一年可发出超1900亿度“绿电”,实现新增用电量全部由绿电供应。在装备制造领域,东方电气全球最长海上风电叶片、山东爱旭全球量产效率最高的光伏ABC组件、潍柴动力全球首款大功率商业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一系列突破,展现了山东作为“北方重要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能源科技创新策源地”的底气。
山东能源新能源集团董事长李伟表示,集团现运、在建、筹备电力总装机规模2071万千瓦,新能源占比58%。从140万千瓦海上风电平价项目到“光伏+农业”的农光互补模式,再到自主研发的百兆瓦级高压级联先进储能系统,覆盖了新能源开发的多个关键领域。
上合组织的合作势能:资源互补下的万亿市场
上合组织国家的能源合作潜力巨大。李俊霞指出,上合组织国家人口占全球近一半,GDP占比超1/4,既有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有能源枢纽,在全球能源市场举足轻重。2022年通过的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纲要,体现了各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决心。
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市能源局执行局长塔什台·库阿尼什表示,奇姆肯特市作为哈萨克斯坦第三大城市,拥有充足的光照资源和生物质能潜力,正落实绿色转型战略,打造区域新能源技术应用和创新中心。“中国在光伏储能等先进技术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借鉴。”他诚挚邀请企业家参与当地项目,承诺提供优越的投资环境和政策支持。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龚和平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可再生能源合作项目装机容量约9630万千瓦,以风电和光伏为主。他预测,按照全球平均水平,中国和上合组织国家每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乐观估计可达5亿千瓦,合作空间巨大。
技术突围与模式探索:企业的破局之道
会议的案例分享环节,展现了新能源技术的前沿突破。中科院热物理所储能研发中心产业化部部长纪律介绍的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单机规模已达300兆瓦,储能时长4到10小时,系统效率72%,单位千瓦投资在5000到7000元,为大规模长时储能提供了可行方案。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机械所所长王德辉展示的26兆瓦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等级和叶片长度均为全球之最,体现了中国在风电装备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国际合作模式上,俄中商会发展部部长秦昊然指出,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在俄罗斯销售量平均下降30%,部分品牌跌幅达50%,除宏观经济因素外,本地化不足是关键。“俄罗斯消费者注重技术细节和口碑,中国车企需从短期追求利润转向长期战略,核心是本地化生产。”哈弗、奇瑞和吉利的本地化实践,以及俄中商会促成的导航芯片供应、电商平台合作等案例,为企业提供了参考。
前阿联酋政府经济事务高级顾问巴熙尔总结了中国企业出海的常见挑战:文化差异导致沟通节奏错位、本地化服务体系缺失、对当地政策认证不熟悉。他以华为为例,“由中国人负责项目,培养懂业务又懂本地市场的本地员工,这种模式值得借鉴。”
绿色丝路的未来图景:从共识到行动
上合示范区的实践为合作提供了平台样本。上合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宋小杰介绍,示范区已培育天能重工等头部企业,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50亿元,光伏累计装机容量突破80万千瓦,2025年风电装机约27万千瓦。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实现原油跨境人民币结算零突破,为能源贸易提供了新路径。
在对话沙龙环节,嘉宾们形成共识:上合组织新能源合作需聚焦技术共研,破解储能消纳等难题;深化市场互通,共建绿色贸易规则;筑牢伙伴关系,让合作方案赋能全球能源转型。
会议虽已落幕,但绿色丝路的征程才刚启航。正如主持人郭家华所言,“今日的对话是起点,未来需以技术共研、市场互通、伙伴关系为基石,让上合方案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力量。”
耐思徳配资,配资网炒股,新型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